各高等院校团委:
为进一步引导省内高校学生自觉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积极投身创新型国家建设,特举办大学生高分子实用技术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
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团省委、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科协、省学联
二、承办单位
共青团青岛科技大学委员会
三、产学研合作单位
山东赛轮金宇集团有限公司
四、竞赛时间
2015年4月-6月
五、竞赛地点
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青岛市松岭路99号)
六、参赛资格
山东省内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的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
七、活动内容
(一)作品申报:
1.参赛作品类别。参赛作品主要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是相关学科专业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限本、专科生);第二类是相关学科专业科技发明制作(分为A、B两类。A类: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量较大的作品;B类:制作投入量较少,但能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第三类是相关学科专业的调研报告或工艺流程方案。
2.参赛作品说明。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申报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对于不论作者是否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一位学历最高的作者为集体项目的代表,集体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为本、专科生作品、硕士研究生作品或博士研究生作品。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的成果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列。参赛作品须由作者本人或竞赛小组集体申报,每件作品需有一至三名相关专业专家学者指导。
3.参赛作品必须由参赛队伍成员自主完成,不侵犯第三方版权。每支参赛队伍只能提交一份作品。作品提交后,作品所有权仍归原作者所有,但竞赛组委会拥有作品发布和宣传的权利。
(二)表彰奖励
本届赛事的评奖工作将从山东各高校聘请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优秀获奖作品将被推荐到中国橡胶谷进行孵化。
(三)日程安排
整个大赛分为初赛选拔、复赛评审、决赛答辩三个阶段。
1.初赛阶段(2015年3月20日―2015年4月20日)
本阶段承办单位将在相关高校进行赛事说明,各参赛单位组织实施,主要完成初赛选手报名组队工作,组织参赛团队的培训指导、交流探讨、信息跟踪、相关支持等工作,为下一步复赛提交作品做好准备。
2.复赛阶段(2015年4月21日―2015年5月21日)
本阶段对各单位提交的作品书进行初评。各单位于5月21日前提交作品书一式七份(A4纸打印)和作品登记表一式一份(见附件1、2),并以学校为单位提交作品电子稿,发至邮箱qustyxm@126.com。
3.决赛阶段(2015年5月22日――2015年6月1日)
本阶段在复赛的基础上组织参赛作品作者终审答辩和作品展示,确定最终获奖作品并进行表彰。
4.孵化阶段(2015年6月1日――2015年7月)
本阶段将在决赛中胜出的优秀获奖作品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推荐到中国橡胶谷配备专家进行孵化。对孵化产品给予政策、资金支持。
八、其它事项
1.希望各高校广泛宣传、全面发动、精心准备、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本次竞赛中来。
2.各参赛高校要通过本校微信微博发布、转播活动参与情况,并组织学生参与线上互动。
3.各高校对申报作品进行资格审查和校级初评,择优选出本校参加省级竞赛的作品。
4.各高校对参加省级竞赛申报作品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提供一定物质支持,完善参赛作品。
5.竞赛有关信息将及时在青岛科技大学团委“科大青年”网站上公布,请随时关注。青岛科技大学团委网站: http://gqt.qust.edu.cn。
九、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杨小明 徐华 翟静
联系电话:0532-88957767,84023993,84022459
邮 箱:qusttw@yeah.net
地 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
邮 编:266061
第十四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组委会
共青团青岛科技大学委员会
二�一四年四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