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周年薪火相传,科技发展新星璀璨。5月8日下午,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特邀96级优秀校友武中臣教授前来作题为“火星探测与火星表面物质分析”的学术报告。该院2016级和2017级物理学专业全体学生聆听了此次报告。
报告会开始前,主持人向同学们对武中臣教授的主要事迹作简要介绍。随后武教授就其主要研究方向和所获成果作精彩报告。他主要对火星表面的物质进行研究,简要分析了火星表面高氯酸盐的形成机理,并向在座各位生动的讲述了火星的现状以及探测情况。其间,武教授骄傲地讲道:我国将在2020年向火星进行探测,这将是中国外太空探测的又一个里程碑。接着武教授通过播放关于火星探测的视频直观的展示了我国在此领域突飞猛进的发展,鼓励同学们勤奋上进,认真钻研,在新时代科技创新高速发展的潮流中,为国家科研事业贡献力量,为母校增光。最后,在场同学积极发问,教授耐心解答,报告会圆满结束。
武中臣,博士,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获南开大学博士学位,2009.09-2012.09年在东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12-2016.01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进行公派访学。从事行星物质分析(Raman、LIBS、IR、NIR、IC-MS)、行星环境模拟、等离子体光谱诊断与分析等相关领域研究工作。是美国(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AGU)会员,北京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论坛(LDSE)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目前承担/完成国家自然基金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东大学基金项目2项;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3项,横向合作多项;培养研究生4名;至今已在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Analyst, J. Anal. At. Spectrom., Talanta,Anal. Bioanal. Chem., Vib. Spectrosc., . J. Agric. Food Chem,中国科学,地学前缘等知名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专利10余项,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口头报告。